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,药品也已跻身于市场经济中。有的厂家为了推销产品,吸引消费者,药物商品名称多种多样,同一复方制品(几种药物配伍)只在含量上稍有改变,就更换药品名称。仅治疗伤风感冒的药品就不下数十种,如感冒清、感冒通、感冒停、感冒灵,感冒灵又有复方感冒灵、强效感冒灵、999感冒灵等。实际上,不少治疗感冒的药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,也叫醋氨酚或扑热息痛,只不过不同厂家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名称不同,有的是对乙酰氨基酚,有的是扑热息痛,而有的是醋氨酚,其实都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,其作用与非那西丁完全相同。
因此,鉴于药品市场的不规范,家庭在选用备用药时要特别慎重,应遵循安全可靠、毒副作用少、服用方便、疗效确切、数量品种适当、容易贮存、谨防伪劣等选药原则。当然,在小儿科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家庭儿童备用药再好不过。
药物的作用
药物的作用是指人体对药物发生的反应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。前者指药物的不良反应,后者指用药的目的,即发挥药物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作用,称药物的防治作用。
药物的防治作用,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。治疗作用又分为对因治疗作用和对症治疗作用。
对因治疗作用主要是消除疾病的原因,如链霉素、异烟肼、利福平等治疗结核病,用甲苯咪唑治疗蛔虫病或钩虫病等,都是针对病因进行的彻底治疗,不仅可以使疾病得到根治,而且可以防止其传染。所以药物的对因治疗又称“特效治疗”,常把具有对因治疗作用的药物称“特效药”。
药物的对症治疗作用虽不能消除病因,但可改善症状、解除病人痛苦、增强机体抵抗力、防止病情恶化等。如用解热药、止咳祛痰药治疗肺炎病人的高热与剧烈咳嗽,这种退热、止咳看起来不是针对引起肺炎的病毒或细菌,但却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和防止病情恶化;化脓性脑膜炎常引起危及患儿生命的惊厥,而及时止痉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总之,对因、对症二者缺一不可,中医指出的“急则治标(对症),缓则治本(对因),标本兼治”是很有道理的。